小屋

Saturday, January 10, 2009

回應狀聲詞



嘉暐兄﹕

這篇「狀聲詞」短文只是敝人隨便胡謅的遊戲之作,承蒙諸位不棄,來此點閱,更謝謝您抽空回應,不勝感激!

正如您所說,中文較少真的將聲音確切的描述出來,而歐美語言則有較多的狀聲之詞。這主要是因為中文是「圖形」文字,會意為重,以形為主(我不說象形文字,因為象形字僅佔漢字的一小部分,漢字大多是會意字);而歐美語言是拼音文字,以音為主!

這是先天的條件不同,而不是中國人缺乏想像力!不過,這個缺陷(如果我們把它算作「缺陷」的話!)在各種方言中得到了補償。

我們常常會感覺到,口語裏,有時候用方言,能更鮮活的表達某些事物的「狀態」。我個人以為,其中有一個原因,就是因為方言裏有許多雙聲或疊韻的詞 ,甚至疊字為詞 ( 不僅是狀聲),更活潑,豐富了我們的語言。

像你的文章裏也提到﹕

台語有八個音調,能夠呈現更多聲音變化﹕嘀嘀突突,熚熚烞烞即是。

另外台語還有「擬聲」的「色詞」( 對不起,找不到適合的名詞,只好自己亂創)。像是「黑金金」,「白閃閃」,「gigi」等,不止鮮活的「顯」出色彩,更加強了口語的鏗鏘。

在江浙方言裏,有「辣塊媽媽」 ,「乖乖龍地冬,蝦米抄大蔥」等俗語,這些詞句本身都沒有什麼意義,但當做表示吃驚的口頭語而言,這遠比一個「SHIT」要有趣,生動得多!

簡此

Happy New Year !!

0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[Atom]

<< Home